俄媒:全球治理倡议顺应构建更公正世界愿景
9月1日在中国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这一倡议“恰逢其时”。本报邀请多位俄罗斯专家对该倡议作出评价。
9月1日在中国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这一倡议“恰逢其时”。本报邀请多位俄罗斯专家对该倡议作出评价。
晨光熹微,天安门广场静默如一部待展的历史长卷,八十载风云在此凝聚。九月的北京,天高云淡。清晨六时,联合军乐团已列队完毕,1300余名乐手如雕塑般肃立。国旗杆东北侧,是他们静止的身影;而他们的音乐,即将唤醒一段沉睡的民族记忆。
对于中俄两国来说,远东地区无疑是一块宝藏地区,拥有各种丰富的资源,自然环境又好,两国从十年前就开始共同开发。
2025年9月3日,这个被全球金融机构标记为"中国决策日"的特殊时刻,正在演绎着一场静水深流般的资本博弈。不同于西方媒体预想的紧张氛围,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令人意外的从容,这种反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定力?
同一个星期,三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碰到了一起。朝鲜那边金正恩跑去看了特战基地,还在纪念仪式上掉眼泪了。乌克兰突然说18到22岁的小伙子可以自由出国。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目前,阅兵准备基本就绪,已经进入倒计时。
俄罗斯远东占地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只有区区几百万人,如何在兼顾人口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健康的同时保有一定量的工业产业链,将考验普京政府的执政智慧。
在美国“一超独霸”依然持续的情况下,中俄该如何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近日,俄罗斯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他表示,中俄应该克服“技术民族主义”的思维,实现高新技术的共享,原因很简单,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合作网络”,中俄不仅仅